新闻动态
夏至,阳极阴生,从五运六气来养生,“三要”、“三吃”、“三忌”,防上热下寒
2025年夏至来了,6月21日10时42分,夏至正式交节,从这天起,北半球白昼最长,日影最短。
太阳直直地照在北回归线上,对于北半球来说阳气那叫一个旺,但阴气已经悄悄地在角落里冒头了,这就是老话说的“阳极阴生”。下面给大家从五运六气角度分析一下夏至的特点夏至处在“一阴生”的关键转化阶段。此时,天地间的阳热都往外跑,和湿气搅和在一起,形成了“暑多挟湿”的气候特点。三伏天眼看就要到了,这夏至的天气就像个神秘的小预言家。有人说要是夏至那天没下雨,那三伏天可能热得能把人烤成干;要是夏至下雨了,那湿气和热气就缠得更紧了,小心湿邪困脾,还有暑热耗气。从五运六气来分析,今年是乙巳年,岁运是金运不及,火气就占了上风,司天之气是厥阴风木,在泉之气是少阳相火。到了夏至阶段,六气中主气也是少阳相火,和在泉之气一叠加,就成了“火土同德”的格局,这就好比给湿热搭了个温床。金运不及,人的肺卫功能就像漏了气的气球,变弱了,湿热之邪就像小偷一样,趁机钻进来捣乱,让人上焦热得厉害,中焦又被湿气堵住,人就会心烦口渴,食欲也会变弱。这时候天地之间的气就像两个打架的小孩,闹腾得厉害。人体的阳气都跑到外面去溜达了,中焦却冷冷清清,好多人就有了“上热下寒”的体质倾向。五运六气理论说这时候养生得“使气得泄”,也就是得让气能顺畅地流通。可以适当运动运动,让气跑起来,但可千万别在午时去玩命儿运动,不然津液都给耗干了,伤了心气。如有心慌气短,可用生脉饮补起来那在饮食上,得清补运脾。多吃点荷叶、茯苓这些能升清降浊的东西。酸梅汤也不错,能把浮阳给收回来。可多刺激太冲、足三里这些穴位,让肝脾功能平衡平衡。不同的地域情况还不一样。华北地区被大陆暖高压控制着,热得干巴巴的,就像个大火炉,得防着燥火伤肺。长江中下游,此时梅雨还赖着不走,湿热打得不可开交,得小心湿温类的疾病。岭南地区“秋包伏”的特点特别明显,湿热就像个赖皮狗,一直赖着不走,更得好好健脾化湿。总的来说,从五运六气看2025年夏至就是“火郁土中,湿遏热伏”,养生就得一边清热透邪,一边化湿醒脾,这样才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个特别的夏天。下面的养生建议,请大家参考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里讲:“夏三月,此谓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”这时候养生得让心肾相交,既要顺着阳气往外走的趋势,又得护着刚冒头的阴气。
接下来就说说夏至养生的三个要点。
第一个要点是养心安神。
《医宗金鉴》说“夏气通于心”,天热了人心里就容易烦躁。每天早上起来,花个3分钟按摩一下神门穴,就在腕横纹尺侧那个凹陷的地方,再喝上一杯茉莉花茶。中午呢,闭上眼睛养神15到30分钟,睡个“子午觉”,心气就能补上来啦。
第二个要点是顾护阳气。
中医有“春夏养阳”的说法,早上起来喝上一杯生姜红枣茶,用3片生姜、5颗红枣煮的水就行。可以适当运动,老躲在屋里吹空调的可以晒晒太阳,可别大中午去太阳底下暴晒,选早上7 - 9点晒背20分钟,督脉的阳气就被激发出来了。平时空调温度定在26 - 28℃,室内外温差最好别超过8℃。
第三个要点是祛湿健脾。
《本草纲目》里有个除湿的好方子,用30克赤小豆、20克炒薏米、5克陈皮煮水当茶喝,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域、体质来调配自己的除湿健脾方。饮食上多吃点冬瓜、丝瓜这些能利湿的东西,再每天早晚各揉按100次足三里穴位。
夏至还有“三吃”的智慧
第一是吃三瓜。
先说说苦瓜,《随息居饮食谱》里说它能“涤热清心”,凉拌、还是炒都好。冬瓜,按照《食疗本草》的记载,和薏米炖汤,虚胖水肿的人吃最合适了,祛湿利水很好。丝瓜也有讲究,按照《滇南本草》的方法,用丝瓜络煮水当茶喝,能防空调病。丝瓜炒菜吃,也是很应季的养生美食
第二是吃夏至面。
北方的炸酱面配上黄瓜丝、绿豆芽,南方的阳春面加上虾籽、葱油。一些地区一直有“冬至馄饨夏至面”的习俗,新麦做的面条最好消化啦。
第三是吃生姜。
《千金方》里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,把嫩姜切成片,用米醋泡上3天,每天早饭的时候吃个2 - 3片。或者用5片生姜、10克红糖煮水,这就是“夏至扶阳饮”。有内热比较重的就不要吃生姜了
夏至也有“三忌”得注意
第一忌贪凉伤阳。
《养生论》说夏天更要静下心来。别一热就猛灌冷饮,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水果,得在室温下放半小时再吃。空调温度不要太低,与室外温差不要太大,温差过大才是导致人容易受寒致病的主要原因
第二忌汗出当风。
《老老恒言》强调汗出了可不能对着风,尤其是过堂风、冷风。运动完别马上冲凉,用热毛巾擦擦身子,换身衣服。晚上睡觉肚子得盖好,吹空调的时候可以戴上棉质护膝。
第三忌情志过极。
《内经》说夏三月使志勿怒,夏天要少发怒少思虑。遇到事心里烦,就默念《心经》、《清静经》或其它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,或者养点绿植转移转移注意力。喝上一杯合欢花茶,用3克合欢花、5克百合泡的水,能把心里的郁结疏解开。
当然,老祖宗的古籍里记载着还有不少夏至养生的办法。
《养生要集》里还有个“夏至导引术”。每天早上起来,面朝南方,双手做托天的动作,配合着深呼吸,反复做49次,能疏通手少阴心经。还可以练习“呵字诀”,发“呵”声吐气6次,清泻心火的效果可好了。
按照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养生智慧,咱就能舒舒服服地度过夏天,还能给秋冬的健康打好基础。
就像《抱朴子》说的“知四季之变,顺阴阳之道,乃养生之本也”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